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邬琼 吴娓婷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3日
[导读]随着部分土地资产注入停滞以及现有土地资产变现艰难,广州城投正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
去年11月,坐落在珠江黄金水道的海心沙一度成为广州市的焦点,那里举办了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亚运会后,完成阶段性使命的海心沙未来作何用途,广州市一度争论不休。
不待争论得出结果,海心沙建筑物的经营权所有者——广州城投便于2011年8月,在广州市产权交易所将海心沙项目部分经营权进行转让。 这仅是广州城投将亚运资产转让的一部分。随着部分土地资产注入停滞以及现有土地资产变现艰难,广州城投正陷入巨大的债务危机。
亚运投融资平台
作为广州市筹措亚运建设的投资方,广州城投几乎拥有整个亚运会期间最重要的资产,其中包括广州地标广州塔及海心沙的运营权。
2008年10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在此文件中,广州市政府对广州城市投资的企业业务进行了重新梳理,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广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广州城投集团。
该文件称,广州市将组建广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及广州市发展集团燃气板块。这些集团成立之后,广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原本在交通投资及水务投资等方面的债务也被剥离,划入广州市交通投资集团及水务投资集团等其他城投企业。
2008年12月,广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重新挂牌成为广州城投集团,是广州市为亚运建设,尤其是广州市中轴线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债务剥离后,广州城投集团债务减少到95.5亿元。 按照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新挂牌的广州城投集团被定位为涵盖文化旅游、珠江新城中轴线、管线共同沟及土地资源开发四大板块的城投集团。
广州电视塔等旅游项目经营权归属广州城投,珠江新城中轴线上的地下空间、海心沙公园宏城广场,这些因亚运会变得靓丽的广州城市风景线的建设权及经营权均归属广州城投。
在整个广州城投集团的构架当中,土地出让金被规划为城投集团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运作模式与大多数城投类似,利用旗下固定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获取城市建设投资资金,而后通过广州市政府划拨,或者注入包含土地的资产后,通过土地出让金用以还债。
在此过程中,广州市许诺广州城投,通过将拥有土地资源的相关国有企业注入广州城投,为后继发展资金提供保障。 但广州城投似乎并未遇上一个好年头,在亚运会的大举投入之后,2011年,广州城投面临着双向不利的局面:一方面是广州市政府承诺广州城投吸收合并企业的相关推动工作迟迟未有落实;另一方面是房地产严冬使得广州城投原本寄望的广州南站土地拍卖多块土地流拍。
账面欠债千亿
广州城投的困局显现于今年第三季度。
除为准备亚运投入的广州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广州城投亦获得广州南站地下空间的开发权。但这部分开发的前提是,广州城投完成广州南站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将用广州南站区域的土地出让金部分返还给广州城投。
为此,广州市将广州南站土地作为2011年重点推介土地,并在今年6月的广州国有土地推介会上首次推出广州南站9幅土地,香港南丰集团对此次推介会上的7幅土地表示出了极大兴趣,有意拍下。
今年10月,广州市政府再次赴港专门向港商推介广州南站土地。 不曾料到,广州南站在香港并未受到重视,甚至事先与广州市达成协议的香港南丰集团也撤出广州南站开发。最终广州市计划在今年推出超过20块广州南站地块仅有两宗成交。
在此期间,广州城投的债务风险开始呈现。广州南站拍地所得款项无法偿还广州城投的巨额贷款。 “广州城投银行账面的欠债已经超过700亿,如果加上其他债务的话,其账面欠债可能超过千亿。”有接近广州城投的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
“主要是亚运期间的城市建设投资。”该相关人士称,“此外还有100亿左右的广州南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据本报了解,广州城投的主要债务来自于广州城市中轴线建设的相关开发,其中包括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广州塔建设及海心沙建设的费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