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银行 >> 正文内容

银行股难获生机 交易机会仅存城商行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史尧尧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8日

  在规模扩张受到压制后,信贷持续高位增加带来的拨备提升,以及日趋严格的资本金监管标准,使得银行的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业绩下滑和再融资均难以避免。2010年1月7日,央行将当日发行的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提升4个基点。市场认为:中国将可能上调信贷利率,经济增长随之放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下降。当天,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分别下跌1.9%,周边其他股市也纷纷下挫,全球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这无异于是在向国内银行发出明确信号,要求银行不要在2010年过度放贷!“我们今年会均衡放贷不会突击放贷款。”一位股份制银行的部门主管告诉记者。

  近几年,银行第一季度的信贷规模和贷款意向合同占到全年计划的一半左右。总的规模由总行定,具体做业绩是分支行的事情,最后具体到报表的调节和最终公布还是由总行制定。在这个时期如果抑制信贷投放,很多股份制银行分支行就会因没有利润而“饿死”。

  “信贷还是多多益善。”上述股份制银行的一位支行行长向记者阐明了他们的立场。

  与此同时,股指期货获得国务院原则性通过。

  因率先宣称中国政府将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指出,这对证券公司是一个重大的利好,对大盘股、权重股、银行板块等都是重大利好。但,是利好吗?

  银行让利

  经过2009年信贷投放后,监管层意识到:信贷资金运用的低效率并不能达到央行之初投放货币时所期望的效果,仅仅通过单一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证银行能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月6日,央行关于2010年工作会议的新闻稿中提出了“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工作主旨,央行行长周小川对此解释为—目标是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这样看似有些矛盾的目标,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年央行工作的难度。

  “在央行通过利率管制来保证银行获取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要求银行更多将信贷投放到扩大内需的工作上。可能会存在呆坏账、部分业务利润下降,但是各家银行有义务为维持经济稳定发展而让出它们的少许利润。”一位央行的官员向记者表示。

  比如买房。购买二套房的人是有一定经济能力又想投资赚钱的人。不管你是投资还是自住,只要你有能力稳定偿还利息,银行就会贷款给你买房。

  “但这会抑制广大无房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的房价背后真实购房人被挤压越来越少,攒钱购房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如果出现需求断档,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二套房贷款首付不低于40%。

  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多是通过银行放贷来实现的,潜在的成本就是未来的坏账。10年前央行曾发放1.4万亿元的再贷款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未来如果不能成功化解和回收不良资产,单纯国家注资就相当于增发货币。

  为避免此不良后果的发生,央行现在必须要求所有银行一致行动,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做出贡献—尽量减少银行的新增项目或企业大额贷款,和以二套房为主的投机性信贷需求,逼迫银行在流动性压力下将贷款发放到最需要信贷支持的项目和个人手上。因此,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力度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监管威力

  央行、银监会政策的威力有多大,看看浦发银行的报表就略知一二了。

  对资本金的强硬要求,使2009年下半年浦发银行贷款余额为负增长,并直接导致四季度环比利润负增长。而浦发银行曾经的ROE高达35%。财务杠杆的降低和经营费用的增大,直接吞噬了本身受息差下降而不高的收入。

  有一种说法:中国银行 业的监管较国外严格,所以避免了在经济危机中资产负债表的大幅缩水。但以借贷为主营业务的国内银行的ROE能与依靠股权投资、资金套利交易等为主营业务的国际投行差不多,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值得怀疑的是,各家银行的利润与市场预期的几乎完全相同,而且业绩总在不断稳步增长。

  对此,银监会从2009年6月1日至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银行业经营、信息披露的九个通知、指引给出了很好的诠释—不计后果的规模增长加高财务杠杆、资产表内外随意转移。

  在这九条规定中,2009年11月7日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和12月24日的《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利润调节影响巨大。

  今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信息需要以临时、季报、半年报、年报的频率披露,并不能随意地将信贷进行表内外转移。此前,民生银行不在三季报中披露资本充足率情况,一些银行则将表内外资产随意转移来平顺季度业绩。

  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将使 2010 年回表贷款增加,加快贷款余额增长,对于像浦发银行这样高扩张而资本金又非常低的银行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要么浦发银行停止信贷投放,等待资本充足率达标后再进行放贷,要么新贷款继续停留在表外,等待资本金补齐后再将贷款移植表内,但这样必将造成信贷的大幅波动,有悖于央行刚刚提出的避免信贷大幅波动的政策精神。

  除了再融资,资本金低的银行别无选择,而之前传出的浦发银行停止信贷业务,似乎也不只是传闻。银行排队融资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中国银行业今年肯定要再融资,否则就无法经营。”一位不具名的银监会官员表示。

  现实情况是,在规模扩张受到压制后,经营成本的持续增长、信贷增加带来的拨备提升使得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业绩下滑成为必然!

  城商行机会

  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师娄刚认为,今年孕育着巨大的周期性风险,银行的ROE和国际投行差不多,已经处于相对的周期顶部。而市场对于银行业的预期很多,如果都得以实现,股价仍保持不变;但如果有的预期没有实现,股价就会下跌。

  他指出,目前国内银行总信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35%,年底可能超过150%,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最好的时候,比例也只是0.85:1,美、英等国平均保持在0.3-0.4:1。2010年是信贷增长的强弩之末,是最后一年信贷呈现异常宽松的局面,2011年及以后一定是收的态势。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认为,2009年一年M2增长30%,放在任何一个国家绝对是经济无法承受的。

  目前中国信贷资金运用效率已经非常低,银行正在面临结构性金融供给过剩加快形成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的议价能力随着供给的爆发增长而不断地降低。

  “经历金融危机后,银行的危机意识和经营意识增强,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但由于没有真正区别与其他银行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我们只有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或者是增加客户维护费用成本的方式来保证业务的持续发展。”一位中部地区的中型股份制银行业务员无奈地表示。

  对于2010年的银行业来说,在监管新标下上市银行规模增长趋同(规模增长、利润增长区别不大),息差变化(议价能力)以及中间业务决定收入弹性。

  而在计算股份制银行利润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由于整体利润的下滑,众多分支行的经营成本和整体资产的拨备成本会对于利润摊薄的效应不断增大。规模增长已非常接近规模边际。

  与此相反,几位分析师表示,率先完成再融资的城商行有不错的交易性机会:灵活的业务模式有利于控制成本收入比的变化。虽然是总行所在地贡献大部分利润,但由于总行对分支行没有具体的利润要求,分支行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来发展业务,也不会因为规模扩张而加大银行整体的资金使用成本。

  “城商行的成长还远没有达到其规模边际,规模成本对利润的摊薄效应没有中型银行大。”一位分析师解释。由于中国银行业并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如果银行股整体估值因再融资压力而不断下移,那么,耐心等待整体利润的回升,城商行或许将经历一次“戴维斯双击”的投资回报。


分享: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