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要闻 >> 正文内容

宫廷艺术品 中国新贵藏家的争夺点

来源:艺术市场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9日

“宫廷艺术”这个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香港佳士得率先提出的,为的是把宫廷艺术和普通的拍品进行剥离。开“宫廷艺术”先河,源于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巨头的竞争,20世纪70年代进驻香港的苏富比占据先天优势,时任香港佳士得掌门人林华田出奇制胜,将瓷器、杂项和书画全抽离出来,用称作“宫廷艺术”的华丽包装去占据市场,宫廷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既迎合了国人对帝王的崇拜心理,也更容易被买家认识和接受。毕竟宫廷艺术集合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构思,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准。

宫廷艺术品,在普通人眼里,是个颇感神秘却又望尘莫及的名词,然而在藏家眼里,是古代帝王赏玩之物,或者是帝王御制的艺术品。众所周知,宫廷是相对封闭的一个世界,尤其在古代社会,平民百姓毕生也难以窥探宫廷的真容。随着社会的转型和进步,从20世纪开始宫廷普遍成为所在国乃至全人类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宫廷文化开始走向大众。在宫廷文化走向民间的过程中,宫廷艺术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这类艺术品只要现身拍场就夺人眼球,2009年,各大拍卖行纷纷推出宫廷艺术品专场拍卖,宫廷艺术品也开始成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一大亮点,而争抢这一门类的新贵藏家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天价的缔造者来自宫廷艺术品

宫廷艺术品,一直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热点。其自身的品质以及所附带的“皇室威仪”都让这类拍品吸引众多藏家和媒体关注,查阅这两年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雄踞前列的拍品几乎都是宫廷艺术品,像瓷器、书画、佛像、玉器、家具、印章等的最高拍卖纪录都是宫廷艺术品创造的。纵观苏富比拍卖会,所有皇家御用品和曾经流失他国的艺术品对竞价者的刺激都是最强烈的。虽说对中国藏家来说,多年来这一直是他们收藏的兴趣所在,但由此所抬升的天价却是这两年独有的,参加竞价的人数也是近年来最多的,且都是陌生面孔居多。

2011秋拍,香港苏富比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卖世界纪录。清粉彩" target="_blank">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体现了18世纪中国瓷器色釉工艺的臻美水平。围绕这款天球瓶的竞价历时约8分钟,最后也以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吸足了媒体的眼球,鼓足了卖家的腰包,赢得了买家拥有珍宝的渴望。

从近几年拍卖市场来看,随着宫廷御用器物受到收藏人群的追捧,御玺也位列其中。特别是清宫旧藏御玺除了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特殊的政治地位也决定了其在目前收藏市场上的高价位。2009年秋拍,中国艺术品跨入亿元时代,同时资本市场的热钱也大量涌入艺术品市场,作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御玺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重器。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皇威万代法国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玺专拍一件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成交价为人民币5577万元。时隔两年,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瑰辞神笔重要私人清宫御制工艺珍藏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成交价人民币1.0617亿元。玉玺拍卖也挺进了亿元门庭。

宫廷家具也毫不逊色,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宝蝠纹“水波龙纹”宝座,也是典型的宫廷御制宝座,雕工精细,用材讲究,以7557.22万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以6154.78万元拍出的明代宣德御制玺金无量寿佛坐像也是宫廷御制佛像的典型代表器物。北京保利2011春拍“清乾隆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以7820万元的成交额刷新中国宫廷钟表的世界拍卖纪录。2010秋季拍卖会中国嘉德“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专场上,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一件件天价艺术品亮相拍场,人们开始领略到宫廷艺术的无限魔力。只要沾上“宫廷”两字,其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查阅全球各大拍卖行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雄踞前列的拍品均与帝王有关,不管是瓷器、玉器、金银器,还是书画、佛像、珐琅器,钟表,要么是帝王御制,要么是帝王赏玩,均属于宫廷艺术品范畴。

来源:艺术市场

责任编辑:佚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