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蓝玉林 陈慧明 张鑫敏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5日
寻乌县长宁镇三二五村是个城中村,上世纪80年代,由于没有一项致富主导产业,村民们以打零工和种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
1989年,寻乌县林业局公开招标苗圃给私人种脐橙,家徒四壁的村民范德文四处借钱承包了39亩苗圃开始种脐橙。这在当时引来了一片质疑声:“寻乌这块土地适不适合种果?你敢第一个种,不要到时连饭都没得吃!”
但范德文却不这样看,他信心十足。他的信心来自国土资源部的遥感技术。当时,国土资源部在赣州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扶贫开发,共拨出100多万元专款,对赣南地区进行了航空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制作出一套卫星摄像图片和解译资料,用于农作物适宜区的划分,圈出了一片片适宜果业发展的区域。经过遥感地质综合调查,赣南尤其是寻乌是我国最适宜种植脐橙的区域,为寻乌县大力发展果业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尽管如此,但敢于种脐橙的人依然不多,范德文种下了第一棵果树苗,他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此后,范德文与妻子吃住在果山上,三年后果园大获丰收,累累硕果香飘四溢,范德文从此走上了致富路。看到范德文的成功经历,三二五村的村民们相继加入到了种果行列,掀起了柑橘种植的热潮。
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三二五村已发展果业面积9900多亩,成为实实在在的“无稻村”和果业专业村,村集体果园面积600多亩,村集体固定资产32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寻乌县,脐橙树也已真正成了全县人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致富树”。在国土资源部的持续帮扶引导下,寻乌果业迅速壮大,如今已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县果业种植面积49.5万亩,产量超过60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人均果业收入超过2000元。
这条通往赣县王母渡镇的高质量公路,是国土资源部在我市帮扶建设的众多公路项目之一。曾正东 摄
国土资源部投资100万元新建的赣县江口国土资源希望小学。 记者吴悦 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