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谢德强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0日
1月5日 星期四 小雨
岁已寒冬,细雨靡靡。今天,办公室找了一名村干部,带着我和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到龙岭镇慰问困难党员、低保户、五保户,并到镇敬老院走访调研。走访中我们既“访”又“问”,既“听”又“思”,在零距离接近群众中,感知百姓脉动,倾听群众心声,实打实作些调查研究,力求解决百姓疾苦的良策。一路走来,我触动很大、体会很深、收获很多。抚展《民情日记》,提笔备感沉重。
龙岭镇是南康的工业重镇,算得上富镇,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普遍较高吧?走访前,我还保持着相对乐观的态度,认为城区周边富裕乡镇,困难也只是相对而言。然而,当我走进他们家里,看到那些贫困面貌时,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深深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发现,他们的困难都是相通的:单薄粗劣的衣着,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寒碜简陋的家当,或老或病的家人。虽然只是下着蒙蒙细雨,但金塘村老村干部申昌浩一家人还是要遭受屋漏不停的苦楚,悉心照料那个患精神病的小儿子。在王兆福幽暗的房间里,我摸到的是一床又薄又硬的被子,满床还摆着不少破旧衣物,睡觉时,老王就把它们一件一件叠盖到身上用以保暖。在廖光薰家的灶前,我看到他正和患脑瘫的小孙儿吃早饭,饭菜就是几个蒸红薯。看到这些贫困的真实情景,我备感压力和责任。平时忙于办公室处理公务多,深入群众掌握一手资料少;普惠性工作考量多,特惠群众措施关注少;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面上工作多,部署安排具体点上工作少。今天,亲眼看到群众生活的困苦,我感到,以后的任务很重,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天走访下来,看到摆在各家各户面前的那些真真切切的实际困难,我深深感到民生多艰辛,这些社会的弱者,太需要外来的帮助,解除他们生活的困难。在走访的20户困难户中,其中有10户是因病致贫或返贫的,有6户家里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亲人,剩下几户基本是鳏寡孤独家庭。我知道,这次送上600元钱和一些物资,对有的家庭也许是春节生活的有效保障,但对其中大多数家庭都只是杯水车薪。要让这些家庭真正脱困,应该从源头上帮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因病致贫的,要引导他们参加新农合,申请大病医疗救治,同时帮助他们的家人就业务工,增加收入,恢复家境。对鳏寡孤独,则要重点帮扶、慰问,帮助他们办理好低保,让他们生活无忧。随行的一名村干部坦诚地说,要彻底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难度不小。的确,直面难题,需要勇气和胆魄,但作为一方百姓的带头人,我们义不容辞。
通过这次走访,我还深深体会到,授之于鱼,还得授之以渔。走访慰问在帮困中只能起到“输血”作用,是治标之举。设法让困难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造血”,才是治本之策。金塘村的基础设施较好,村庄环境整洁,班子队伍较强,集体经济较活,是较富裕的一个村庄,却仍有困难家庭,更何况其他村庄呢?所以,纵观南康,农村生活环境仍然较差,需要改善;农业增收步子仍然较小,需要加快;农民仍然是相对弱势的群体,需要扶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走的工作队”。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实际,创新思路,作好规划,打造特色的农业产业。要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唯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让所有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谢德强 作者为南康市委书记)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