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县域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实践及建议(定南案例) |
作者 |
钟春华(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定南县属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化水平较低,传导时滞长,对财政资金和货币资本的合理、协调投入要求较高。如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打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组合拳,保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
调研时间 |
2012年1月 |
![]() |
至2011年12月末,定南县财政共提供担保基金650万元,为18158万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提供财政贴息101万元。为辖内金融机构支持民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解除了后顾之忧。 (五)为信贷支持灾后重建提供贴息。 2010年定南“5.7”洪灾发生后,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定南县灾民灾后重建金融支持试行意见》,为灾后重建住房贷款贴息。灾后重建住房贷款,一律按银行收取利息的50%予以财政贴息,贴息期为2年,还由财政出资设立了200万元担保基金,为确实找不到担保人或联保人的贷款户提供担保。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发放重建住房发放贷款2386.6万元,办理贴息63.5万元。由于财政金融协调配合,及时跟进支持,全县因灾全倒户中有50%多已迁入新居,有80%多建好了一层住房,实现了“急政府之所急,解农户之所困,树金融之形象,保社会之稳定”的多赢目标。 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担保基金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 定南县的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只有1600万元资本金。按照财政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八条“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20%”的规定,该县担保公司对单个企业最多只能提供320万元的贷款担保。且担保公司的反担保要求雷同银行抵押贷款,客户申请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既要承担担保费用又要承担抵押评估及登记费用,导致客户不愿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据统计,该县的中小企业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只为11家中小企业提供了7350万元的贷款担保。相对广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需求,只是“杯水车薪”。 (二)门槛高、激励小,难以撬动信贷资金的加大投入。 一是门槛高。金融机构需比上年度新增1000万元贷款以上,才有评奖资格,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无法获奖,放贷积极性被挫伤;二是激励小。据统计,2008—2010年,定南县财政对该县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长奖金年均只有30多万元,不足补偿金融机构面对的信贷风险,难以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