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2011年赣州市金融运行呈现“七大转变”特点 |
作者 |
人民银行赣州中心支行 |
调研背景 |
2011年,面临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国内经济减速和物价上涨等复杂局面,全市金融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认真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科学把控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彰显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主旋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调研时间 |
2012年1月 |
![]() |
二、贷款增幅贡献由国有商业银行向地方机构转变 随着信贷调控效应的显现,我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增幅在失去房地产信贷支撑后一度出现下滑,全年贷款增幅为16.38%,同比下降12.95个百分点;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增幅达25.11%,高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幅8.73个百分点。 具体分析其原因,全市金融部门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中,更加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地域性,做到了调控、发展两不误。一方面,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坚决到位,完成了全年信贷调控任务;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信贷额度,确保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全市累计争取了16.03亿元新增贷款额度,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由54.74亿元增加至70.77亿元(含外埠金融机构),同比多增14.20亿元,增幅达25.26%,新增额占全省的25.36%。从而确保了全市信贷增量基本与上年持平,并进一步发挥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天然优势。 三、民生金融从救急型向普惠型转变 与近年来国家扩大民生惠及范围相一致,我市民生金融由重点支持弱势群体的救急型,逐步扩大到广泛关注保障性住房,以及农民工、新市民、大学生创业等领域,拓宽了支持范围,普惠特点更为凸现,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贷款增势迅猛。全市保障性住房贷款年末达6亿元,同比多增6.29亿元,重点支持了开发区征地拆迁、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房建设。特别是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的方式也有新的突破。2011年,市城投公司成功发行建设债券,直接向金融市场募集资金20亿元。既扩大了融资总量,又在融资方式上实现了创新。 另一方面,小额担保贷款惠及面进一步扩大,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68亿元,同比增长19.98%,其中发放返乡农民工和新市民创业贷款2.93亿元,发放妇女创业贷款2.54亿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员1.3万人,带动其他人员就业4.84万人。 四、信贷增长极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 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陆续出台,赣州新兴产业框架迅速布局,全市银行业信贷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