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策划>> 专题栏目>> 金融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 正文内容

全面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全省人民欢欣鼓舞。《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江西省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后,又一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是江西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紧紧抓住中央高度重视革命老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举措,加倍努力,主动作为,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加速江西的崛起步伐,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我们省委党校第40期中青班第四小组学员,认真收集和研读了相关研究资料,并赴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泉州和江西省的瑞金、上犹等地考察、座谈、访问,对全面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初步形成了如下的思考和建议。

  在全国发展战略中抓重点、显特色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位条件独特,矿产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若干意见》提出要把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置身于全国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背景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应借助历史、文化、地域、资源等特色优势,准确把握发展定位,尤其要注重打造“一平台+三区”。

  打造苏区精神的传承和传播平台。在革命战争年代,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发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前,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竭源泉。在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中,不仅要继续传承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还要打造向全国推广苏区精神的教育传播平台。比如,创办中央苏区瑞金干部学院,建设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毛泽东长冈乡调查纪念园和瑞金、兴国、古田全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基地,等等,把苏区精神列入全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内容,扩大苏区精神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打造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创新区。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是赣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这些独特优势,既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积极作用,又可提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此,应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比如,以红色文化为题材,建立红色文化原创基地,创作一批既有市场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文艺作品;举办中国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旅游节,建立全国红色艺术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具有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特色的创新产业,建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产业群,等等,让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旅游、客家文化旅游发展成为国家旅游发展的创新示范项目。

  打造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试验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赣江、抚河、闽江、东江的源头地区,是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直接影响长江中下游、珠江、东江及闽江地区流域的生态安全。目前,赣州主要河流的国控、省控、市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超过9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达76.25%,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崛起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加大水源保护和流域污染治理力度,进行东江、赣江源头生态补偿、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既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又巩固国家南部地区的生态屏障,探索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我国已经确定了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因赣南贫困地区集中、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对探索连片扶贫攻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借助党中央、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筹划新格局的机会,我们要积极探索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统筹推进的新路子,为全国、全省打好扶贫攻坚战,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形成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合作互动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直接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的重要通道,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的结合点。这意味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可以在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在更高层面调整经济布局,实现国家区域战略对接,加速形成中部地区崛起新的增长极。《若干意见》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包括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江西省应通过“一枢纽”和“三基地”建设,将赣南打造成江西对接周边区域的“桥头堡”。

  大力构建区域协作平台,建立和不断创新协作机制,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互动。比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可以与深圳合作共建“深圳特区与赣南苏区产业园”,与香港合作共建“香港产业转移承接区”;密切与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联系,实行错位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强化区域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对接,打造区域性劳动力市场,构建区域性旅游、物流、绿色农产品大通道,建立区域多边和双边联合新机制。同时,立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产业特色,全方位、多层次承接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大力承接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相关产业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转移,快速形成产业集群;推动赣州开发区扩区增容,强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配套能力。

  构建“一核两翼三轴”的空间布局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不仅对全国,更对全省发展具有空间战略意义。我们可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构建“一核两翼三轴”的空间布局,与“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全省发展格局形成呼应态势。

  构建发展核心区。建设以赣州中心城市为主体,瑞金、龙南为次中心的赣南城市群,形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核心区和对接周边发达地区的重要支撑点。调整赣州中心城市行政区划,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特大型、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设立瑞金、龙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等。

  推动两翼发展。加快产业承接转移步伐,形成吉安——抚州、龙岩——梅州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把龙岩建成联结闽东南地区的重要节点,把吉安建成联结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节点,把梅州建成联结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

  构筑三条发展轴。沿赣龙铁路、厦蓉高速和泉南高速打造赣州——瑞金——龙岩发展轴,向东延伸至厦门、泉州等海西经济区重点城市,向西延伸至长株潭乃至成渝地区和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打通西南大通道,形成井冈山——泰和——兴国——宁都——石城——宁化经济走廊;沿京九铁路、大广及赣粤高速打造吉安——赣州——龙南发展轴,连通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区;沿鹰瑞汕铁路、济广高速打造抚州——瑞金——梅州发展轴,连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

  推进区域内各县相互间的协作共进

  《若干意见》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各县(市、区)协作共进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必须明确三个共同目标:一是富民强县,各县(市、区)既要借助中央对交通、能源、水利、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扶持,又要根据本地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二是安居乐业,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实施特殊困难群体优抚工程、教育发展工程、卫生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等;三是优化生态,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为实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全省上下都要统一认识,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重要决定,深刻领会其精神,全方位营造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先行先试,特别是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几对关系;要高位推进,特别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各县(市、区)应成立本地振兴规划领导小组及规划工作办公室,全面部署并协调落实振兴发展工作;要进一步做好人才开发和使用工作,以及中央政策、项目等实施的各项配套工作。(钟青高)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2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