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9家保险公司推电话车险 消化“虚假理赔”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邓莉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7日

  “车险的虚假理赔,长期以来不仅困扰保险公司,更是让不少车主抱怨赔付难的主要原因。”日前,一位财险公司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保险公司太依赖中介、4S店等传统渠道,导致车险市场不规范,部分中介公司因为管理混乱,更导致车险理赔充斥水分,害苦了车主,也让保险公司做了不少“亏本生意”。

  避免虚假理赔,最直接的方式是引进出现销售渠道新模式,于是电话车险业务成为今年各大保险公司竞相开展的新模式。截至今年八月底,全国已有9家保险公司拿到了经营电话直销车险的牌照。近日,平安产险更为旗下电话车险业务推出两周年特别举办了庆祝会,并对外与媒体进行了沟通。

  保险公司:“有保单无客户”

  “以往车辆小磕碰不用查看现场,维修厂代办即可的理赔方式,制造了许多虚假理赔,让保险公司亏不少钱。”一位财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类虚假理赔事件是保险公司过分依赖维修厂、中介等传统渠道销售车险,导致的被动局面。为此,近期当该几大保险公司携手推出车辆出现必须要现场报案、车主必须先垫付费用后维修等新规后,导致了有部分汽车品牌维修厂联手“抵制”拒售多家保险公司车险的事件。“无疑,新规‘损害’了不少保险中介的利益。”

  对此,平安财险副总经理卢跃显得有些庆幸,早在两年前,该公司已推出电话车险业务,最大限度消化过于依赖传统销售渠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卢跃表示,车险传统销售渠道也曾经让他们“叫苦不已”,无论保险公司占有多大市场,客户始终属于代理渠道,“有保单无客户”。如今电话直销模式改变了以往保险公司的尴尬,直接掌握客户,容易形成大量忠诚度很高的客户。保险公司能够从中选取优质客户,给予客户更多购买车险优惠的同时,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增强盈利能力。相关数据表明,传统模式的忠诚度只有大约20%,而直销模式的忠诚度在60%-70%之间。此外,根据记者从平安产险获得的数字显示,无论是电话车险的呼入量增长还是车主的忠诚度,对比2008与2009两年,都有明显提高,在电话车险最为成熟的上海,2008年平安电话车险上海市场的忠诚度仅为50%,2009上半年忠诚度则上升至70%。

  车主主动呼入量俱增

  电话车险今年“井喷”

  在两年前,电话车险还是一个新鲜事务,不仅消费者不了解,甚至还有保险公司“巨头”固执于传统销售渠道,对新兴的电话车险直销模式感到不屑。2007年7月31日,平安报备的电话车险专属产品首家获得中国保监会的批准,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平安的电话车险业务在2008年创造了16.4亿元的营业收入。与平安同时拿到电销资格,持照观望两年之久的人保、太保终于按萘不住,2009年3月也开始,设立电销运营中心,发力电话车险直销市场。至今,全国直销电话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增至9家。

  “今年前7个月,平安电话车险销售额接近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预计今年电话车险业务首次实现盈利。”平安财险副总经理卢跃日前向表示,电话车险新渠道车主的接受程度之快,让他们始料未及。如今,电话车险已经成为了一个和传统代理渠道并驾齐驱的投保方式,也是保险公司“叫板”4S店、汽修厂、银行和保险中介等五花八门传统渠道的一个新方式。卢跃认为,2009年车险电销业务将有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虽然电话车险拥有价格低的优势,但要与传统渠道叫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电话车险经历两年发展已经拥有一定市场,但是传统渠道对车主“根深蒂固”的影响依然存在。为此,以平安电话车险为首的多家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推出了诸多特色服务,对电话车险业务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平安车险面对全国推出了"万元以下三天赔付",在北京地区推出了五环内非保险事故免费道路救援(紧急送油,紧急加水,更换备胎,拖车牵引等);上海推出了代步车服务;广州地区则推出了"电销大管家"服务等等,希望籍推广电话车险业务的同时,让客户意识到通过电话购买车险,也能享受到优质的理赔服务。

分享: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