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互联网财险保费同比增长30.90% 初现回暖态势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3日
本报记者 付秋实
5月22日,中国
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财险经营情况显示,进入2018年,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扭转持续负增长状态,但仍未走出规模低谷。
一季度,互联网财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44.56亿元,同比增长30.90%,结束了自2016年一季度以来的负增长状态,初现回暖态势,与同期产险公司保费增速相比高出13.63个百分点。但总体上,互联网财险仍处于规模低谷,保费收入仅占产险公司保费的4.68%。
从市场主体来看,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平稳上升。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合计保费31.74亿元,同比增长86.38%,在互联网财险保费比重达到21.96%,同比增长6.54个百分点。其他64家保险机构合计保费112.82亿元,占78.04%,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占53.91%,较2017年提高3.55个百分点。
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结束负增长状态,主要得益于车险保费在2018年一季度的3个月中均实现了正增长,结束了此前长达两年的负增长。一季度,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84.07亿元,同比增长13.17%。平安产险、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三家公司保费达51.66亿元,贡献超过六成。中保协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渠道的车险
产品失去了价格优势,近两年保费规模大幅缩水。尽管今年实现正增长,但在互联网财险总保费中占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为58.16%。
此消彼长,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占有率持续上升,达到41.84%,保费收入60.49亿元,众安保险、国泰保险和平安产险三家公司贡献达50.20%。从险种来看,意外健康险收入29.86亿元,占20.66%;其他非车险(主要包括退货运费险)11.64亿元,占8.05%;另外,随着互联网
金融的兴起,特别是互联网
理财平台的发展,由此衍生出互联网金融对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的强烈需求,一季度,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达到9.04亿元,占6.25%,同比增长4.59个百分点。
从保费收入渠道来看,保险公司PC官网业务明显萎缩,一季度保费收入7.22亿元,占4.99%,同比下降15.45个百分点。而移动终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保费收入57.99亿元,占40.11%,同比增长5.70个百分点。第三方(包括专业中介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保费收入71.47亿元,占49.44%,同比增长6.27个百分点。
中保协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保险公司PC官网等自营平台无法实现灵活定价,因此,直销渠道的低成本优势也难以体现。若能在政策层面鼓励保险公司在不同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实现差异化定价,无疑将促进保险公司直营业务和创新模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