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乡镇农村硬币流通现状及对策 |
作者 |
肖南文 |
调研背景 |
在小面额货币流通中,硬币与纸币相比具有优越性的一面:流通次数多、使用寿命长、不易磨损、能提高货币整洁度、降低发行和流通成本,且小额货币硬币化是我国货币发行的方向。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贫困地区却存在硬币不畅的问题,甚至在乡镇农村拒收硬币都已成不争的事实,群众不愿持有和使用硬币。除大中城市外,县辖乡镇农村硬币的流通量很小,使用环境窘迫,流通渠道不畅的问题日益严重。 |
调研时间 |
2010年06月 |
![]() |
6、基层金融机构硬币整点机具数量不足,设备落后,有的金融机构甚至没有,传导严重梗阻。近年来,发行了新硬币,但基层金融机构处理硬币的设备却未能跟上新版硬币发行的脚步,许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在清点、分类、包装、储运硬币目前还大多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整点速度慢,效率低,硬币机具鉴伪功能不强,一些金融机构为减少硬币带来的麻烦和差错,将大量硬币积压在业务库,而不愿投放市场,有的金融机构不情愿接受人民银行发行投放的硬币。 三、 对策 针对县辖乡镇农村硬币流通现状的实际情况,怎样让“沉睡”的硬币在市场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对硬币使用的宣传力度,搞好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每年反假宣传的机遇,大力宣传发行硬币的重要意义。通过新闻媒体,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扩大宣传领域,使县辖乡镇群众都能认识到硬币同样是人民币的法定地位,都能了解到硬币具有经久耐用、使用周期长发行费用低,比纸币整洁度高、流通次多等优点,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并愉快地接受使用硬币,提高农村群众广泛使用硬币的自觉。另外,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在努力做好宣传的同时,要进一步搞好柜台服务,克服工作中怕苦怕累怕麻烦的错误思想。 2、督促商业银行及时足量调运硬币、回收硬币。 虽然各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来经营,通过减少成本支出来提高其利润,但人民银行应督促商业银行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调运硬币、回收硬币的职责,并适当、适时进行定点、定量投放硬币,以确保商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硬币的充足供应。此外,商业银行应搭建信息平台,让需求硬币和缴存硬币的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横向硬币调剂,以缓解商业银行自身硬币投放回笼的压力。 3、加大执法力度,优化硬币流通的法律环境。人民币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查处各类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对恶意囤积硬币、用硬币制作工艺品等破坏人民币的行为以及拒绝使用和兑换硬币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行政处罚,对举报上述不良行为的人员实施奖励机制,以提高人们使用人民币的法律意识。 4、各金融机构乡镇营业网点尽快完善硬币的清分、复点、包装设备,提高硬币的使用率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