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金融 >> 正文内容

部分抗癌新药陆续进入上市阶段
科创板带动民间资本“买药”热情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郭冀川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9日

    一部《我不是药神》,触动了抗癌药物行业以及各方相关领域的神经。
 
    众所周知,抗癌新药研发动辄需要数亿元投资,而且要经历相当漫长而艰难的研发与临床过程,仅靠医药企业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研发成本。随着资金、审批、税务等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医药公司积极投身到抗癌新药研发中。    
 
 
    政策加速抗癌新药上市速度
 
    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抗癌新药陆续上市,如百济神州用于治疗细胞淋巴瘤的泽布替获批上市,恒瑞医药的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获批上市等,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预测,今年下半年还将有6款抗癌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
 
    近期君实生物发布公告表示,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作为晚期肾癌患者治疗方案的三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注射液自2016年初开始临床研发,2018年获有条件批准上市,2020年7月,该药品用于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也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复旦张江2020年半年报公告表示,治疗肿瘤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项目正开展临床前相关研究,并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上得到了突破,该项目的生产线改造已经完成,将视市场情况尽快开展临床一致性评价研究并申请生产批件。
 
    华夏幸福研究院医药研究员王瑞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因为医保更新速度慢,新药进入医保的难度较大,导致很多患者需要购买高价药,药企也难有创新研发动力。随着医改的推进,对新药研发领域支持的力度逐步增大,包括优先审评、简化审批程序、快速进入医保等政策的推行,都加速了创新药在我国上市的速度。
 
    王瑞妍说:“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医改政策的重点是提高药品品质和控制成本,如今则转向提高药品审批速度、扩大医保准入、鼓励创新等。创新药审评审批平均时长已由3年左右缩短至12个月以内,这极大的刺激了医药企业的研发热情,由于已经有多年的研发沉淀,抗癌新药等陆续进入到上市收获季。”
 
    资本积极投向新药研发公司
 
    抗癌新药研发不仅有政策支持,更有资本的助力。去年以来有多家抗癌新药研发公司登陆科创板,甚至在未盈利情况下,也通过不同的上市标准从资本市场获得了研发资金。科创板为研发型医药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资本环境,也驱动整个医药产业重视创新,营造了宽松的产业成长生态。
 
    君实生物和泽璟制药等公司都是在未盈利情况下登陆科创板,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同时科创板上市也更能体现公司创新及研发能力,如泽璟制药已提交多纳非尼的新药上市申请,如果顺利获批,多纳非尼将成为肝癌靶向药市场首个国产一线治疗创新药。
 
    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新药研发有较高的长期投入成本和失败可能,但这些公司均获得了较高的估值,市场对于医药公司的发展前景判断已经发生转变。
 
    史立臣说:“过去市场看好拥有仿制药规模优势,业绩较为稳定的药企,但随着集中采购等医改政策推进,这类公司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拥有新药研发优势的药企,可以凭借产品的独家性和专利期保护带来的利润,拥有更高成长空间。”
 
    社会资本也在积极鼓励新药研发,近期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张亭栋、王振义摘得“生命科学奖”,以鼓励二人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的决定性贡献。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使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使APL治愈率达到90%。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药企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通过向原材料端延伸降低药品成本,在市场竞争中以价换量,另一条是通过创新药研发享受新药带来的高利润空间和专利收入,后者更被资本所看好。
 
    “科创板对于医药研发公司的支持,也让更多社会资本敢于投向新药研发领域,形成了一条良性的资本投资链条,让手握先进技术的新药研发公司,即便是早期阶段也不再为资金发愁了。”龚涛说。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网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