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赣州市分行:金融助力“四色” 建设“多彩”赣州
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罗博文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9日
赣州是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市,这里有红色基因,长征从这里出发;这里有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达76.2%;这有蓝色厂房,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转移;这里有稀金富矿,出产全球70%的中重稀土。近年来,赣州市分行紧扣当地资源禀赋,持续加大信贷投入,推动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2021年以来,累放贷款85.3亿元,到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522.1亿元,净增51.4亿元,贷款累放额、净增额均居全省系统首位。
挖掘“红色”文化 做旺苏区红色旅游
有着光荣历史的赣州,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影响,当地红色旅游未形成整体化发展格局。近年来,该行主动对接《赣州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获批贷款28.4亿元,支持“共和国摇篮”“长征源”等特色品牌建设。通过资金引领,撬动各方力量向红色旅游集聚,让八方游客成为赣南红色文化的“代言人”。中秋小长假,来自大湾区的私营业主李先生带领30多名员工,3天时间里跑遍了大半个赣南。“我们看了红色演出,走了红军小道,学了红色文化,没想到赣南红色旅游内容如此丰富!”李先生感慨道,“回去后我们要发动更多朋友来感悟厚重的苏区文化!”
在该行的资金引领下,分散于各处的红色景点得到有机串联,目前赣州红色旅游年接待旅客近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600亿元,正加速向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保护“绿色”生态 让青山成为金山
大余县丫山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点,生态优良、风光秀丽。然而几年前,当地遇上了大瓶颈,路已修好、山已挖开,一张张精美的设计图仿佛落笔可现。“可是,公司的钱都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再难为配套项目提供资本金。”大余章源公司董事长唐向阳说道,“在公司一愁莫展时,是农发行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该行及时向丫山乡村建设、健康养老项目投放1.5亿元中长期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唐董激动的说,“有了农发行的资金支持,现在的丫山成为国家4A级景区和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乡亲们通过景区务工、自办农家乐,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不负青山,绿能成金。近年来,该行获批贷款16亿元、投入基金3.9亿元,支持23个绿色旅游项目,获批改善人居环境贷款80.9亿元,助力乡村旧貌焕新颜。现在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旅游名片,上犹阳明湖、安远三百山等都跻身4A级景区名录,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升级“蓝色”厂房 打造全新产业集群
几年前从天空俯视南康,看到地面上一个个家具车间的蓝色顶棚,遮住了大地本来面目,高能耗、低附加值,家具行业经济效益无从谈起。
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该行迅速行动,获批贷款17.7亿元,支持家具厂房建设,推动“低小散”向入规、入园、入标准厂房转变。“感谢农发行大力支持,我们从破旧厂房搬进高端园区,一旁还建有物流园、学校、医院等丰富配套,吸引了全国家具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南康众拓家具公司负责人感慨万千。从模仿到原创,从单一内贸到买卖全球,在该行的支持下,南康家具成为了年产值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了由“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迈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该行获批贷款101.2亿元,支持近5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助力打造了农业科技产业园、现代家居城、服装产业带等等。如今的赣州,一家家高新企业、一个个智能工厂相继入驻,国内外知名企业正快步向这个产业“高地”集聚。
开发“黑色”稀土 建设国字号创新平台
随着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标志赣州稀土发展进入“快车道”。然而几年前,当地虽坐拥“稀土王国”美誉,却受技术、人才等制约,多是原材料粗加工外销,难以形成比较优势。
为破解发展难题,2021年,该行主动担当,在最短时间内对接成功稀金科创城项目,项目总投资12.2亿元,修建道路5条,新建医院2万㎡,安置社区32.4万㎡。在省市县行三级联动下,开通办贷绿色通道,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成功获批贷款9亿元,为支持稀土产业发展做好了强有力的配套支撑,吸引了中国中车、中科三环、中核集团等20余家企业入驻,引进9个院士团队、200多位科研人员,推动组建资源前沿与交叉中心、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材料与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单元,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