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三不适应”阻滞欠发达县域涉外经济持续深入发展 |
作者 |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
调研背景 |
金融危机冲击过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我市县域对外贸易水平又重新回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大幅上升。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市部分欠发达县域涉外经济在深入持续发展中面临一些问题。 |
调研时间 |
2011年3月 |
![]() |
目前赣州涉外企业,基本没有精通外经外贸外汇的人才。从我们对出口企业调查来看,企业普遍反映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近年随着人民币持续增值或汇率浮动幅度不断增强的情况许多出口企业都出现了较大的汇率损失,企业目前主要是通过减少远期付款的方式来控制汇率风险,缺乏利用外汇衍生产品规避和防范外汇风险的能力。因此,企业的这种经营管理能力的缺乏阻碍了企业的成长。 (二)经济部门服务质量与涉外企业的外汇业务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我市部分外汇管理和具体业务经办权已经延伸到县级金融机构。有些业务量较大的县已经设立了外汇管理支局,业务量较小的县,其县级人民银行也代理了出口收汇核销、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外汇账户开设审批等外汇管理权限,解决了企业的部分外汇业务需求,但与快速增长的外汇业务相比,外汇服务手段与效率仍与涉外企业需求不相适应。 一是涉外经济部门缺失。据调查,相应的地方涉外经济部门种类设置并不齐全,致使县域涉外企业办理相关报关、结算业务时,必须驱车到上百公里外的中心城市办理,遇有特殊情况还必须来回奔波,给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二是外汇银行外汇金融服务水平有限。目前县域外汇银行受权限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只提供一些基本的外汇金融服务,难以根据涉外企业具体结算资金和贸易融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结算方式组合,推出有特色的、符合涉外企业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有效满足涉外企业外汇服务需求,解决出口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范外汇企业的经营风险,做好涉外企业的参谋。 三是外汇指定银行工作人员素质难以跟进。近年来,各外汇指定银行人事体制改革大刀阔斧,各单位纷纷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轮岗、内退、买断等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队伍不稳、人心涣散。从事外汇工作人员岗位变动频繁,许多新员工在没有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上岗操作,对一些基本的外汇业务知识都不了解。受制于此,涉外企业纷纷选择外省贸易公司为其代理出口产品。据我们对辖内一些出口企业调查发现,许多企业委托出口占其全部业务量的70%—80%,自营出口仅占20%—30%。 (三)部门、公众相关知识水平与涉外经济的长足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外汇知识专业性很强,外汇管理法规政策不但数量多,而且变化频率较快,同时受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