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蔡木子 实习生蔡瑶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9日
本报讯(见习记者蔡木子 实习生蔡瑶)发改委年内第二次竖起了“降药价”大旗。记者昨日获悉,从9月1日起,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的82种、459个剂型规格的药品,将平均降价14%。这已是7年来,发改委第28次下调药品的最高零售价。
药价屡降逼迫药店转型
昨日,记者走访武汉药店,发现的拟降价药品不多。在普安大药房天门墩店,0.25*100规格的左旋多巴售价为26元。按照发改委限价要求,该药将降到20.9元。
武汉同济堂大药房采购部经理黄衍武告诉记者:“我们涉及的药品只占到降价品种的5%左右,影响不会很大。到时候会严格按照限价执行,并与厂家协商。”
但马应龙大药房副总经理徐建平坦言:“药品多次降价,对药店经营肯定有影响。”据记者了解,武汉不少零售药店已经开始为自己“铺后路”。而多元化经营,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种途径。
黄衍武透露,同济堂已经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保健品、化妆品等类目。由于省去了进场费等中间费用,药店的部分产品要比超市有价格优势,非药品销售已经占到总销售额的一成左右。徐建平亦认为,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大健康”概念产品,将是未来药店利润的重要来源。
执行力度亟待加强
事实上,对比今年3月份发改委对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药品降价21%,此次降价规模并不大。并且,由于上次降价主要针对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药品,零售药店受到的影响要大得多。记者就发现,3月份已被限价的部分药品,又出现“降价死”、“超限价”的现象。
在智仁大药房唐家墩店,记者称要购买非洛地平缓释片。但店员只拿出一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0片规格售价35元。但依据发改委3月份限价,同规格该药物最高零售价为13.5元。该店店员告诉记者:“阿斯利康非洛地平是单独定价,便宜的品种我们这里没有销售。”
而在建设大道家乐福内的中联大药房,记者看见,0.15g*10片装罗红霉素分散片售价为10.5元。而按照限价规定,该规格药品价格最高为7.5元。店员称:“并不知道该药有限价规定,只是按照总部要求定价。”
黄衍武告诉记者:“对于降价药品,我们一定得找生产厂家调价或退货。有些厂家觉得做不起了,就会选择退出。在3月份那次降价中,一些药品就这样停产了,我们药店当然也就没有可卖的了。”
市民呼吁,药品降价值得称道,但如果不注重政策的执行,任由“降价死”和“超限价”现象存在,老百姓最终还是得不到多少好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