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金融支持赣州经济加快与转型发展思考 |
作者 |
钟 敏 (人民银行赣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 |
调研背景 |
2011年,赣州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确立了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为赣州经济加快发展和实现转型,我们必须认清市情,把握机遇、实施战略,以政策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共同促进赣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调研时间 |
2011年10月 |
![]() |
(二)经济增长附加值低。 多年来,赣州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朝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向不懈努力,一些产业和产品实现了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但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赣州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始终较少。以硬质合金类产品为例,据了解,赣州市生产的硬质合金类产品在国际市场属于中低端产品,2010年该类产品对外出口价格在30-40万元之间,而同时期从国外进口的高技术硬质合金类产品价格则高达150-300万元,是我们产品出口价格的5-10倍,国外同类产品附加值远高于我们的产品,从中可以比较我们的产品与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的差距。提高产品附加值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无论是赣州的产业还是产品,面临经济转型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三)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加快发展一直是赣州经济发展的战略,赣州紧握发展趋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初步实现了由中部欠发达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转变。然而,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赣州产业结构失衡、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投资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具代表性的是稀土加工企业,到目前止,赣州市有稀土分离企业100多家,年产能总计超过4万吨,而每年国家下达开采配额仅在1万吨左右,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25%,多数企业存在“吃不饱”现象,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四)产业升级速度缓慢。 近几年,赣州市在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上下工夫,虽在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上获得了一定突破,但初级产品在所有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居,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尚未达到合理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规模增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比重大小影响着产业升级速度。2010年赣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9:44.4:36.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6.70%,虽与2009年相比略有提高,但比重仍然偏低,制约着产业升级加速;从产业科技来看,地区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赣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共有高新技术产业167家,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8.7%;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60亿元,总量在全省11个地市中只排第7位;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2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9个百分点。由此表明,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影响了产业升级速度。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