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深化农户金融业务 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
作者 |
刘新宁 陈伟(农行宁都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如何正确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地处县域的农业银行不容回避、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宁都县“金穗惠农卡”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存在的用卡环境等方面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改进建议。 |
调研时间 |
2012年6月 |
![]() |
三、深化建议 针对“金穗惠农卡”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确保这项得民心的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金穗惠农卡业务发展的良好外部氛围。一是要采取网点柜面宣传、媒体宣传、下乡进村宣传、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农行服务“三农”的宗旨,宣传金穗惠农卡业务的各种服务功能,增强农户对办理金穗惠农卡业务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性。二是要做实金穗惠农卡业务的代理功能,提高农户对金穗惠农卡的认识和依存度。通过与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大力营销财政补贴、医保等代理项目,营造金穗惠农卡业务发展的良好外部氛围。 二是加强用卡环境建设,拓展金穗惠农卡业务服务“三农”的空间和领域。一是需要在没有设置营业网点的乡镇,也设置相应的ATM 自动存取款机具,便利广大农户用卡;二是加强系统性单位的沟通合作,让合作单位布放POS 等自助机具,方便农户用卡,充分发挥自助设备对物理网点的替代效应,同时对用卡户设置优惠措施,减轻用卡交易成本;三是开辟电子渠道,代理渠道。充分发挥现有网点服务能力,进一步做好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信使等电子银行业务拓展和营销,拓展金穗惠农卡业务服务“三农”的空间,提升服务功能。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金穗惠农卡业务有序推进。一是根据基层营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内部人力资源潜力,盘活人员存量,充实“三农”客户经理人员数量,重点保证金穗惠农卡业务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二是加强对基层行客户经理的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员工思想与业务素质;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考虑乡镇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办理金穗惠农卡业务的难度和辛苦程度,制定能激活基层营业网点客户经理积极性的“三包一挂”考核激励办法,以促进金穗惠农卡业务的推广。 四是加强贷款管理,控制信贷风险,确保金穗惠农卡业务良好健康发展。一是要防止“金穗惠农卡”不惠农情况的发生。要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梳理,检查贷款是否真正发放到农户手中,检查是否存在多人承代一人使用、私贷公用、冒名贷款等违规情况。二是要高度重视金穗惠农卡小额农贷风险滞后情况的发生。虽然目前金穗惠农卡农户小额贷款收贷收息都较好,但由于“金穗惠农卡”一般授信都是3年,农户小额贷款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有些冒名贷款、化整为零“垒大户”贷款、虚假农户贷款等情况导致的风险存在隐蔽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控制好风险。由于有的农户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靠老天吃饭的情况很多,存在许多自然经营风险,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转移贷款风险。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