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构建稀土产品终端产业经济链 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
作者 |
刘然 (赣州银行群星支行) |
调研背景 |
有着“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南,蕴藏着最大储量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如果说稀土材料是千亿产业,稀土终端产品就是万亿产业。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创建新的稀土产业模式是赣南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必备要素。 |
调研时间 |
2012年8月 |
![]() |
目前全世界2480多项发光材料的专利发明中我们只占0.8%,几乎全部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稀土每深加工一次,可增加10倍甚至100倍以上的价值,其终端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应用空间大的特点,解决稀土深加工和下游应用技术的软肋,走精深加工之路必须解决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采取分步走的策略。 (1)引进科技,进行命题式技术和产品研发。 一是和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相应科研机构建立广泛有效的合作关系,针对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和市场需求方向,由政府协调科研单位进行命题式产品研发和命题式技术研发。 二是争取国家支持,在赣南建立离子型稀土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将新材料、尖端技术、国防工业的课题研究部分转移到优质离子型稀土原料主产地的赣南来。 三是注重解决离子型稀土开发应用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促进成果转化的问题,合理利用离子型稀土资源,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发展对中重稀土材料的需求,从而促进离子型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高新科技知识产权是资本的意识。 一是要建立稀土终端产品高新技术交易平台,打通高新稀土科技产品化应用渠道,通过交易平台形成新研发知识产权和企业应用通畅衔接的技术实用化机制。 二是将重点目标放在引进和培养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的终端应用产品上,如高综合性能稀土贮氢合金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电子陶瓷、高性能稀土光学玻璃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具备先进性和广泛市场应用性新材料功能器件的项目上。 (3)借势提升赣南本土院校科技实力。 一是加大力度支持和扩大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功能材料实验室、稀土及钨清洁冶金实验室、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创新中心及锂动力电池实验室,坚持走特色产学研合作之路。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