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构建稀土产品终端产业经济链 推动苏区振兴发展 |
作者 |
刘然 (赣州银行群星支行) |
调研背景 |
有着“稀土王国”美誉的赣南,蕴藏着最大储量的离子型中重稀土资源。如果说稀土材料是千亿产业,稀土终端产品就是万亿产业。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创建新的稀土产业模式是赣南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必备要素。 |
调研时间 |
2012年8月 |
![]() |
二是联合有相应资质的本地区院校形成团队合作,人才交流的局面,壮大为稀土产业配套的学科力量,重点培养稀土终端产业应用型人才,建立从院校到企业,企业到院校,按需施教的稀土人才流动培育机制,形成赣南本土的专业研究基础。 (4)支持鼓励我市稀土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研发工作。 目前稀土行业的普遍整体经济效益低,其根本原因就是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含量低,因此,要努力加大企业自主科技创新力度。 一是要采取各种举措推动企业树立充分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高起点、精产品、高质量、多品种、低能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发展道路的观念。 二是通过完善优化财税、金融等政策因素,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培养出形成引领稀土产业未来发展潮流的核心企业。 三是大力支持稀土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高技术新材料及其高附加值的终端应用产品,如高综合性能稀土贮氢合金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型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高性能电子陶瓷、高性能稀土光学玻璃材料、稀土纳米材料等。 三、 带动赣南优质新型企业群体的建立。 优质的稀土终端产品生产企业群是所有举措的价值体现载体,采取有效策略引进和建立规模化生产企业群是所有规划和设想的重中之重。 一要采取先有后全的思路,初期帮助和鼓励我市现有的稀土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原有基础上的产业升级和规模扩张,形成以点带面的有利局面。 二要打开大门有选择的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引进掌握有核心技术的稀土终端产品生产企业进驻,推出相应优惠措施帮助企业落地生根。 三要引导普遍具备雄厚资本实力的现有原料开采及初级加工型稀土企业向终端产品研发生产型转变,逐步通过引导和扶持达到产业结构转变的目的。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