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从国库视角看稳健货币政策下县域经济的喜与忧 |
作者 |
欧阳青 (中国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为防止经济过热,防控通货膨胀,协调经济转型,从2010年起我国就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这一政策下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我们以国库视角对江西省工业强县“世界钨都”大余县进行了调查分析。 |
调研时间 |
2013年6月 |
![]() |
2、从税种分析:由于受欧债危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制,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逐步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以及小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约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所受冲击首当其中,大余县增值税全年累计完成27486.1万元,同比减收3023.7万元,下降11%,成为拖累财政收入实现更快增长的最大因素。表现在生产型企业上,该县以矿产品为主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纷纷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生产设备完全处于闲置。规模较大的企业稍好,但也处于半生产状态,生产原料采购能力与意愿下降,只能选择少量的进货,产能严重不足。 (三)银行贷款稳中有增,结构明显改变。 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后,大余县域存贷款同比增幅出现明显一增一平局面。截至去年12月末,辖内银行各项存款达678629万元,较年初净增加112127万元,增长19.79% ,与上年同期比基本持平;各项贷款余额353211万元,较年初增长31.0616.7%,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4.36个百分点,存贷比为52.0547.57%,较上年同期存贷比增长4.48个百分点。 县域贷款增幅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导致县域金融资源的外流,反而因其他中小金融机构的加入,促使各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客户不外流,如村镇银行的加入,导致贷款余额的增加,这就是存款增长持平,贷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县域的贷款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变。一是金融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增强。年末固定资产贷款余额达16782万元,较年初净增2616万元,与去年同期的相比净增加8485万元。 二是重点企业得到了银行的支持。今年县重点支柱中小企业都得到了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共累计投放经营性贷款22.3亿元,和上年同期比增长35.87%。 三是金融继续支持“三农”发展。全年农业贷款累计投放8.4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不但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备春耕生产,而且满足了养殖业、农村棚室(大棚)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