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对加强基层银企对账工作防范资金风险的思考 |
作者 |
肖南文(人行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基层银行对账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风险的有效监督手段。近期,笔者参与了全南县基层银企对账工作的检查,发现无论是企事业、还是银行,普遍存在对账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有走过场形式。 |
调研时间 |
2011年3月 |
![]() |
按照对账制度的要求,银企对账应每月初至少进行一次;对业务往来频繁、交易金额大的企事业单位应坚持不定期对账。但由于岗位设置问题,导致银行不能及时做到按要求坚持每月对账。同时,企业的多头开户无形中增加了对账工作的难度,一些企业闲置账户且余额较少,对账找不到人或企业不配合,也造成了对账不及时。由于相互对账工作不及时,就会存在漏洞和隐患,企事业单位资金一旦被挪用、盗用等一时难以暴露和发现,犯罪分子作案后,有充裕的时间转移资金或者潜逃,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 4、对账岗位设置不合理。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当前银行的对账流程,大部分营业网点的银企对账工作主要由柜台人员完成,即通常由前台操作员直接向开户单位发放对账单,而开户单位反馈的对账单也由企业会计人员对账后直接交还给前台操作员,这样一来,前台操作人员既是记账员又是对账员,没有设立对账岗位,上门对账,也没有坚持落实换人对账制度。 5、银企对账操作不规范。 一是对账单发放和收回未建立签收制度,有的网点虽建立但不规范,不及时进行登记,对账工作带有随机性;二是对账回单审核不严,即对账单的余额、印鉴章、签名、日期等内容是否合规审查不严;三是对账回单没有装订成册,移交事后监督部门妥善保管。 6、对账单回收质量不高。 一是企事业财务人员用部门公章盖在了该企事业的对账单上,而不是使用规定的银行预留印鉴,使银企对账工作的有效性打了折扣。还有的企事业财务人员仅仅盖单位印章,却没有进行核对和签字,使银企对账工作的责任不明;二是银行发出的对账单能够得到开户单位反馈的回执不是很多,一方面,有些开户单位对对账不重视,有些开户单位认为账户对平即告结束,没有必要再向银行反馈回执;另一方面银行发出对账单后,没有进行跟踪收回,对账单收回率低.也没有及时检查回收的对账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二、建议与对策 1、重视对账工作。 一方面, 尽管银企对账工作量大、难度较高,但银企对账工作是防范资金风险的有效办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