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浅析基层央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
作者 |
谭启新(人民银行全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而县域金融又是县域经济的核心,研究制定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措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就成为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调研时间 |
2011年2月 |
![]() |
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把握点入手。 (一)增强基层央行支持县域经济的职能作用 1、增强政策指导作用。明确各个时期信贷支持的重点,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努力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按照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针对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制订有一定利益导向的、便于执行的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积极运用再贴现、再贷款资金等工具,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资金投向民营经济、重点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和“三农”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2、增强督促劝导作用。针对各地金融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信贷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敦促其破除不切实际的贷款“零风险”的观念,促使商业银行正确树立大局观和发展观,处理好授权、授信与商业银行整体发展的关系,在考虑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区分加以支持。引导商业银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阶段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信贷支持,并充分考虑当地县域经济环境、经营水平等要素,适当放宽基层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增强授权、授信的弹性,尽快推行分等级管理办法,不断增加信贷投入。 3、增强工具引导作用。围绕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考虑实行优惠或差别利率政策,运用利率驱动引导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流向。二是实施差别的准备金率,壮大中小金融机构实力,适当调整准备金率,并规定增加基础货币投量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三是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支持,适当降低企业办理票据业务的“门槛”,在企业真实商品交易的基础上,适当放宽票据承兑条件,增强企业运用票据进行结算的主动性。 4、增强信息疏导作用。积极构筑由央行牵头,通过政、银、企之间互通的信息平台,完善信息调控机制。定期召开政府、银行情况通报会,由各职能部门向银行提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前期的有关工作。按照现有县域经济的市场化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银企见面、推介会制度,促进金融机构树立从“争夺优质客户”向“挖掘和培育客户”转变的贷款营销理念,不断涵养成长型的民营企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央行信贷政策指导作用,切实改善金融服务。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