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一热一冷”突显 银行支持地方保障房建设急需政策扶持——对赣州市银行业支持保障房建设情况的调查 |
作者 |
曾暾 华秩平 (赣州市银监分局) |
调研背景 |
今年初,国家明确提出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目前,各级政府在全力推进当地保障房建设,但与地方政府的高投资热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银行业机构对参与地方保障房建设谨慎冷静,尤其是对公租房、廉租房项目缺乏支持意愿,表现出“地方政府热情高,银行介入冷静”的“一热一冷”现象。为此,市银监分局开展了专题调查。 |
调研时间 |
2011年10月 |
![]() |
门及其下属实体,并计划继续通过整合地方融资平台资源,解决今后保障房建设的部分资金来源。 但从辖内发放的保障房贷款情况看,保障房项目仅在资本金方面享受了20%的最低限标准,银行对承贷主体的资质要求、还款来源等方面的贷款准入条件,与商业性房地产贷款项目相比并未放宽,对其中涉及地方融资平台性质的保障房贷款更是慎之又慎,担心由于对政策界限把握不准,贷款存在合规风险,一旦形成风险损失将追究部门或个人责任,因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 (四)信贷资金趋紧,银行贷款难。 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准备率、货币信贷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等一系列货币从紧政策的实施,年初以来,辖内银行信贷规模日趋紧张。如当地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不仅缺乏固定资产贷款审批权限,而且因受信贷规模限制目前已审批未放贷款达15.73亿元;对于赣州银行等地方中小法人机构而言,有限的贷款增量规模重点确保传统客户和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供应,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资金实力有限且以“三农”为重点支持对象,因此无力顾及保障房项目;股份制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经营的原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动下,更愿意将其紧缺的信贷资源优先配置到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地方优势产业及符合国家产业重点支持发展方向的新兴战略产业,如当地的稀土钨产业、高速公路等行业,而对于收益较低、风险较高的保障房建设则难以被列入其信贷支持对象。 三、化解地方保障房建设融资“瓶颈”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重视民生,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能否如期顺利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筹措落实保障房建设资金是关键,而尽快制订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保障房建设投融资配套机制更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工作。为切实解决保障房建设中面临的融资“瓶颈”难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合理地落实制订保障房建设规划。 随着国家政策的高位推动,我国的保障房建设将进入全面加速期。建议地方政府在落实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