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赣州金融调研: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运行风险及对策 |
作者 |
周伦福 (人民银行赣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正确认识当前财政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积极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是有效促进不发达地区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以欠发达地区财政为例,从收支角度等探讨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类型、特点及对策。 |
调研时间 |
2010年8月 |
![]() |
盾更加突出,财政风险明显加剧。集中表现为财政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增长趋缓,资金调度压力大,“三保”难度大,财政可用财力少,基础设施建设慢等等。 4、尖锐性。 首先,分税制改革的出发点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经济分配关系,增强中央政府在财政分配中的地位,提高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因而地方财力下降的结果,是分税制改革政策设计的应有之意。其次,财权财力分散、税收流失,大大削弱地方财政实力。另外,在地方预算自求平衡的约束下,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搞空转,给财政收入带来了未来风险及或有风险。 近年来,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支出急剧增长,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同时,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许多政策和措施都需要地方在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所投入的项目需要地方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财政支出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刚性,地方财政自给率严重不足。债务负担已成为困扰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5、隐蔽性。 欠发达地区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的表现为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埋下潜在的隐患。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倘若财政风险的积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最终将会引发财政危机,导致地方经济萎缩,引发社会动荡。作为兜底财政,财政所存在的风险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风险,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三、防范对策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就是要重新界定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内容和方式以及范围。从“无所不管”转向“有限领域”,从“过度干预(越位)”转向“适度干预(定位)”,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领域的“缺少干预(缺位)”转向“加强干预(到位)”;同时实现干预手段从直接干预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干预由基于“人治”转向“法治”,提高干预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减少干预过程中的“寻租”现象,消除或减少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